调研过程的概念辨析

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ion(PCG)

PCG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ion 的缩写,中文通常翻译为程序化内容生成。它是一种通过算法和规则自动生成内容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虚拟世界构建、影视制作等领域。简单来说就是使用算法创建数据而不是手动创建数据,这些数据是在运行的时候生成。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它通常用于创建纹理和 3D 模型。在视频游戏中,它用于自动创建大量游戏内容。其最初是由于硬件性能的限制,通过在运行过程中生成来减少游戏的大小等。根据实现方式,程序生成的优势可能包括更小的文件大小、更多的内容以及随机性,以实现更不可预测的游戏玩法。

阅读全文 »

Taming Rectified Flow for Inversion and Editing

VideoDirector: Precise Video Editing via Text-to-Video Models

先看看效果🤪

效果感觉一般,以这个例子来看,其应该是对Tokenflow[^1]做的改进,应该也是用T2I模型在时空上做的操作,不过我感觉效果有限,再好也很难超过Tokenflow了。看看他怎么讲故事的😄

阅读全文 »

概率图模型

概率图模型,简称图模型,是指用一种用图结构描述多元随机变量之间条件独立关系的概率模型,从而给研究高维空间中的概率模型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性。对于一个K维随机变量$X=[X_1,X_2,\cdots,X_K]^T$,其联合概率为高维空间中的分布,一难以直接建模。

在不做任何独立假设条件的情况下,需要$M^K-1$的参数才能表示其概率分布

为什么需要 $M^K - 1$ 个参数?

对于一个 ( $K$) 维离散随机向量 $\mathbf{X} = [X_1, X_2, \cdots, X_K]^T$,假设每个变量 ( $X_i$ ) 有 $M $个可能取值,则联合概率分布需要 $M^K $ 个概率值来完全描述所有可能的取值组合。然而,由于概率分布需要满足归一化约束(所有概率之和为 1),因此只需要 ( $M^K - 1$ ) 个独立参数即可描述整个分布。

阅读全文 »

概率论只不过是把常识归纳为计算问题.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Laplace)
## 学习起因

学diffusion model的时候看不太懂公式,发现我学概率论已经是大二2021年的事情了,基本上忘了个精光,故重新学习。此外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网站(看见概率论 - 通过交互式演示理解经典概率论定理)因此开个新贴,学习一下。

大数定理:概率的收敛之美

“人生就像一场大数定理实验,重要的不是单次的成败,而是坚持到收敛的那一刻。 记住 ——*样本量不够,就往死里试!“*

1.核心思想

大数定理告诉我们: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样本的平均值会越来越接近理论期望值。
$$
样本均值 → 理论期望值(当n→∞)
$$

  • 试验次数较少时,平均值波动较大
  • 随着次数增加,平均值会稳定在期望值附近
  • 这种收敛性为统计推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特点:

  1. 随机性,每次试验的结果都是随机的,无法准确预测
  2. 独立性,每次试验相互独立,不受之前的结果影响
  3. 收敛性,大量重复之后,平均值趋近于理论期望值

2. 实验

看见概率论中准备了三个实验,分别为骰子实验,硬币实验,随机抽样

  • 骰子实验

    实验目标:

    1. 验证多次投掷骰子的平均值会收敛到3.5 (1+2+3+4+5+6)/6
    2. 观察收敛速度与试验次数的关系
    3. 理解随机事件的独立性原理

    观察重点:

    1. 绿色线表示每次投掷的实际点数
    2. 蓝色线表示到目前为止的平均值
    3. 红色虚线表示理论期望值3.5

    预期现象

    1. 开始时平均值(蓝线)波动较大
    2. 随着投掷次数增加,平均值会逐渐靠近3.5
    3. 单次投掷(绿线)始终在1-6之间随机波动

    实验现象

    当试验次数为10:

    image-20241130230622385

    当试验次数为100:

    image-20241130230701406

    当试验次数为1000

    image-20241130230747132

    实验结论

    • 单次投掷结果完全随机,但大量重复后会呈现稳定规律
    • 试验次数越多,平均值越接近理论期望值3.5
    • 这种收敛性质正是大数定理的完美体现

    启示思考

    • 统计规律需要大量样本才能显现
    • 小样本的结果可能会产生较大偏差
    • 概率不能预测单次结果,但能预测长期表现

贝叶斯定理:概率推理的艺术

“人生就像一场贝叶斯更新,每一条新信息都是一次概率革命。不过最重要的是 ——*先验概率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更新!“*

1.核心思想

贝叶斯定理帮助我们在获得新信息后更新判断。它告诉我们如何根据新的观察结果, 科学地调整我们对某件事的认知。

贝叶斯公式:
$$
P(A|B) = P(B|A) × P(A) ÷ P(B)
$$

已知变量:

  • P(A) - 先验概率:在获得新证据前的初始判断
  • P(B|A) - 似然度:在A发生的条件下,观察到B的概率
  • P(B|¬A) - 似然度:在A不发生的条件下,观察到B的概率

需要计算的变量:

  • P(B) - 全概率:观察到B的总概率

    = P(A) × P(B|A) + P(¬A) × P(B|¬A)

  • P(A|B) - 后验概率:观察到B后,对A的更新判断

    = P(B|A) × P(A) ÷ P(B)

  1. 先验概率

在获得新证据之前,基于已有经验和背景信息的初始判断

  1. 似然程度

新观察到的证据对不同假设的支持程度

  1. 后验概率

结合新证据后得出的更新判断

2.实验

下雨概率:
$$
P(下雨|地面湿) = P(地面湿|下雨) × P(下雨) ÷ P(地面湿)
$$
已知变量:

  • P(下雨) - 先验概率 P(R)
    • • 来源:根据天气预报、季节特征等预判
    • • 含义:在观察地面之前对是否下雨的判断
  • P(地面湿|下雨) - 似然度 P(W|R)
    • • 来源:经验数据或实地观测
    • • 含义:在下雨的情况下,地面变湿的概率
  • P(地面湿|不下雨) - 似然度 P(W|¬R)
    • • 来源:经验数据或实地观测
    • • 含义:在不下雨的情况下,地面变湿的概率(如清洁、洒水等)

需要计算的变量:

  • P(地面湿) - 标准化常数 P(W)
    • • 通过全概率公式计算:P(W) = P(R) × P(W|R) + P(¬R) × P(W|¬R)
    • • 含义:地面变湿的总概率,包括下雨和不下雨两种情况
  • P(下雨|地面湿) - 后验概率 P(R|W)
    • • 最终目标:通过贝叶斯公式计算
    • • 含义:观察到地面湿润后,对下雨概率的更新判断

image-20241130233452258

image-20241130233505405

image-20241130233516515

也就是说贝叶斯公式是通过证据来更新先验概率。第一次弄懂了具体含义。。。

如果新来的证据的似然度都一样的话,那这个证据是完全无用的,也就是不会更新概率。

image-20241130233652239

image-20241130233747460

这是受保护的文章,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查看。
阅读全文 »